好小说到底有没有评判的标准?同属好小说范围的作品彼此间有没有程度上的差异?这是我感兴趣的两个问题。如果说没有评判标准,那便意味着所谓好小说,不过随便一句话罢了,世上本无好小说存在。这显然是荒谬之见。如果说好小说是一刀切同样好,不能进而区分它们好的程度差异,这也是不合事实的形而上学观点,其实质依然在于否认了评判好小说的标准。因此,我认为,好小说有识别标准,用这标准不仅可以把好小说从小说堆中选取出来,而且还能用这标准进而把好小说区分为最好的小说、好小说、较好的小说。
不能把好小说的标准等同于文学批评标准,更不能排斥文学批评的标准,因为好小说的标准是二元多维的复杂系统,文学批评标准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维,等同与排斥它都是简单化的作法。
可用下列图示涵盖好小说的标准系统:
好小说的标准:
实践标准——创作的定位标准读者的阅读标准现实的比照标准
理论标准——文学批评标准文学史研究标准文学理论解读标准
不管人们是意识到这个标准系统的客观存在,事实上处在不同地位上的人们无不在操持、运作其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标准,由于未能上升到理性的层次将其系统化,并作出合乎实际的解释,结果造成一种错觉与误解:仿佛没有客观标准存在似的。
简略说一下我的理解。实践标准,是人们对待小说的社会行为准则,它约定俗成,习以为常,从未以理论形式加以描述,然而实际上成为认定好小说的绝对不变的铁的尺度。首先是写出小说来要过发表、出版这一关,唯有被认为好的小说才有资格与机会跟读者见面。这时小说编辑对小说原稿好与不好的认定标准具有决定成败得失存亡的意义与作用。个中酸甜苦辣,小说家最有发言权。理论家自然也可来说长道短,但编辑们自有主张,并不以理论家的训戒为转移。接着而来的自然是读者的阅读标准了:好看不好看,有趣不有趣。好看,有趣,就读,反之打死他也懒得瞄一眼。通俗言情小说、武侠小说、侦探小说往往成为畅销小说的缘由即在这里。现实的比照标准,是同阅读标准相伴随的一种大众化的小说评价标准,其要义在于小说所写像不像、真不真、同现实生活贴近与否。凡被认为写得像、真、贴近生活的,便都是大众心目中的好小说。当代中国曾轰动一时的伤痕小说、改革小说,近年走俏一时的反腐败小说,就是在同现实的比照中成为好小说的。
理论标准,是文学研究者专用的标准,有其同实践标准一致的一面,也有不同于实践标准的一面。大众喜欢的言情、武侠、侦探之类的好小说,在高雅的文学理论殿堂里难以占显著地位,便反映了标准的不一致性。再深入到理论标准的内部探究一番,还能发现文学批评家、文学史家、文学理论家的运作标准不尽相同。文学批评家崇尚的是小说与现实小说的密切配合,不管理论上提什么口号(如以前的为政治服务、当今的主旋律),事实上始终没有改变这种标准。于是乎,能及时反映共和国生活的某些新动向的小说,通常成为批评家百般赞扬的好小说。文学史家的标准则不追求时尚(有时也不免为时尚所左右,如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曾多次随时尚而左右摆摇不定),而注重小说家的历史感及其纵向比较上的特色,这种标准成为小说家、小说作品能否进入文学史或小说专史的生死存亡的关口。至于理论家的小说标准,则因人而异:传统小说理论家四平八稳,理性认识的、审美特征的、情节的、结构的、人物的、语言的,等等,等等,标准多得很;而新潮理论家的标准则随他们的好恶而有种种不同,荒诞小说、意识流小说、存在主义小说、黑色幽默小说等,还有什么后殖民主义、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之后等牌号的小说,也会成为崇尚者醉心的好小说。
究明了客观存在的标准系统,好小说的认定便成为一种公平、合理的文学评论活动了。其公平性、合理性正表现在每一维度的标准分别反映了小说创作与欣赏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一个方面的价值观念,于是乎愈是好小说便愈能多方面地符合客观标准。反之,仅在某一、两个方面被一部分人叫好,这小说的好便值得怀疑:是不是在进行商业广告化的炒作?会不会是某几个人的偏爱或失察?
尤其有意思的是,当我们全面动用好小说的标准系统,不怀成见私心地综合观察各个维度的具体标准衡量小说的情形,并企图形成最终评判结论的时候,不仅仅是顺理成章地选取了好小说,更重要的还在于同时进一步把好小说划分为各种不同的档次———最好的、好的、比较好的。这就是说,好小说的标准问题解决了,好小说的评选工作便科学化、程序化了,其结果便能反映小说的本来面貌。
符合标准系统中的每一个维度标准的检验,能过五关斩六将者,无疑是最好的小说,曹雪芹的《红楼梦》、鲁迅的《阿Q正传》等当之无愧。能够在实践标准和理论标准的双重检验中挺身而过,兼具其中四、五种维度的具体标准衡量的水准,是好小说,如能流传于世,史有定评的大量无法枚举的小说,便都属于好小说。只能经受实践标准或理论标准中的一个子系统标准的衡量,仅符合其中一两项具体维度的标准,充其量符合该子系统中各项指标而不能进入另一子系统的是比较好的小说。例如拥有广大读者的各种通俗小说,主导倾向在于符合实践标准子系统,往往受到理论标准子系统的全面排斥,自然应以比较好的小说论之。再如社会各界读者反映冷落,而文学批评家、文学史家、文学理论家却均有人拍手叫好,赞誉有加,也只能以比较好的小说视之,各种名目、牌号的探索性作品,西方译介而来的各种主义、流派的小说,确有理论研究上的价值与意义,都属于这类比较好的小说。
应当注意的是,运用好小说的标准系统去判断、选取小说作品,远比按照尺码去买衣买鞋要困难得多,因为其中每一维度的标准之中都有众多的人为因素、变动的因素、彼此渗透的因素、至今不为学界所知的因素,它们都会发挥各自的作用,增加衡量、选取好小说及定其好的档次的难度。